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18 浏览次数: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在学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本专业聚焦认知互联网,适应国家和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化特色,着力培养综合性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并使其逐步成长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特色优势】

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于2008 年获批教育部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09年起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计划2.0基地,2022年该专业位列软科排行榜A+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位列前5%,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一之列。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等多项科研奖项,教学方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10余项,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


【专业内涵】

计算改变世界,算法成就未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为信息获取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在向各行业渗透,并将为各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对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师资队伍】

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在学科负责人蒋昌俊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下,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梯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拥有教育部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先后入选IETIEEEIAPRIRSS 等国际学术组织 Fellow,担任TMMTSMCTSP 国际期刊编委和国际会议主席等重要职务100 余人次,申请10 余项国际PCT专利,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澳洲创新专利,参与制定IETFIEEE等国际技术标准和4项国家标准。他们的科研成果广泛服务于交通、金融、电力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为国家和地方信息化建设攻坚克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培养特色及亮点】

专业办学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需求,服务于金融、交通、通信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与10余项省部级奖励,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得到行业肯定;创新一体两翼双引擎特色培养模式,先后获得11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教育部精品课程等优质课程,建立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至今已4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从2011年起开设了数理强化班(计算机类),2019年起设立计算机科学荣誉计划,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基地计划2.0基地,为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交流】

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计算机学科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与欧美亚洲 30 余所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应用国际研究中心,与十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联合技术中心/实验室,将认知互联网定位为学科发展方向,成立认知互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校企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支付宝、百度、华为、Microsoft Googl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家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20 余个校企联盟与企业实训基地,主持近3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实践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科技应用大赛、嵌入式系统全国邀请赛等,先后取得了金、银、铜、一等、二等、三等奖项百余项。


【未来发展】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逐渐成长为IT行业技术架构设计师、技术骨干或IT项目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加上应用领域宽广,深受业界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100%,深造率60%以上,部分同学进入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凡有志于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多数都进入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如谷歌、微软、IBM、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兴、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国内银行、证交所、中国电网、电信等企业。